名师讲堂举办第22讲
发布人:jsfzzx发布时间:2016年09月23日 浏览次数:
名师讲堂举办第22讲:清华大学于歆杰博士为我校师生做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的学术报告
于歆杰博士从解释“慕课”、“SPOC”、“在线开放课程”“翻转课堂”等名词出发,紧贴课程改革前沿,用生动而幽默的语言阐述了全新的课程教学模式和理念。他结合清华大学《电路原理》慕课制作和运行的实例,与我校老师分享了“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混合式教学的经验和收获。于博士以清华大学、南京大学、青海大学、贵州理工学院几所学校的《电路原理》课运行为例,详细介绍了与不同类型的学校共享慕课资源,围绕不同的教学改革目标,共同实行翻转课堂的实践经验,他用大量学生学习的调查数据呈现了这一教学模式在激发学习热情,促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等方面所体现出的优势。
于歆杰博士的报告形式新颖,老师们用手机直接登录于博士的微信课堂,参与在线测试,现场直现答题统计图,这种双方互动模式,时刻吸引老师的眼球,会场不时传出会意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
在交流环节,与会老师们积极提问,与于博士进行了深入交流。
我校战略顾问、华中科技大学赵炬明教授对报告做了精彩点评,他给大家分享了自己对“一流大学”内涵的理解,即拥有“一流的学科”和“一流的本科教学”。赵教授认为,大学一流本科教学能否实现的关键,就在于能否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而这一实现的前提是需要大家真正明白其中的逻辑,即为什么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如何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并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赵教授的点评进一步启迪了大家思考。
于歆杰简介:
于歆杰,清华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论电工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电工技术学报》编委。2006年获北京市科技新星,2012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4年获北京市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2006年获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2011年获清华大学“清韵烛光”杯我最喜爱的教师,2016年获清华大学良师益友奖,2016年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奖。多次获得北京市级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作为负责人主持多项国家级课题,2014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作为在清华大学第一批进行 “慕课”教学的老师,其主讲的《电路原理》是清华推出的首门MOOC课程,从2013 年10 月份在“ed X”和“学堂在线”两大平台同时上线,迄今为总共学员超过13万人次。2013年起,在 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20所高校中推广电路原理课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教学改革,利用相同的MOOC资源,帮助各个学校解决自己的教学改革问题,达成各自的教学改革目标,取得一系列成果。2015年8月出版专著《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在学界引发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