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2019年教师“国学经典教育”人文素质研修班
发布人:jsfzzx发布时间:2019年07月25日 浏览次数: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精神,准确把握高校教育改革动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发挥高校在中华经典文化传承中的独特优势,提升高等教育内涵和品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于7月15日至19日在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尼山国学研修基地(山东尼山圣源书院)举办“国学经典教育”专题研修班,来自各院系的13名教师参加了培训。
本期班注重政策引领和中华文化精髓的感悟。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院校评估处处长刘振天解读“中国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本科教育”;教育部职教所副所长曾天山解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教育部社科中心主任王炳林教授就“坚持立德树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精彩的结业报告。孟子研究院院长王志民、曲阜师范大学教授单承彬、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颜炳罡先后就“齐鲁文化与中华文明的轴心时代”“读《大学》止于至善”“《论语》是孔子的道德经”“读《孟子》养浩然之气”作义理解读。
学员们通过诵读《大学》和《论语》全文及相关诗文,抄写和背诵经典,撰写研修心得,举办经典咏唱会,观赏《孔子》电影等形式,共同领悟经典义理,全方位深切感悟圣贤之道,提升了中华文化认同,坚定了文化自信,在学思践悟中主动担当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
在游学环节,研修班所有学员在圣地尼山祭孔习礼,游学尼山孔庙和尼山书院,游学圣城,寻访周公孔颜圣迹。通过走近鲜活真实的孔子,研修班学员了解了孔子的学识、思想和理论体系,深刻感受到孔子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不懈追求的执著精神和伟大人格。
在分组研讨阶段,大家争先恐后,畅所欲言,在感悟经典义理和圣贤之道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就“传统文化素养与办学治校能力提升”展开了热烈的谈论。老师们一致认为,大学课程中蕴涵着丰富的科学和人文精神,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充分挖掘课程对人才文化素质养成的潜移默化作用,自觉地将人文和科学精神贯穿于专业教育中,自觉把素质教育的有关内容
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此次人文素养培训安排紧凑、内容详实、授课方式多样,在各个环节中老师们都能踊跃参与,充分体现了我校教师的精神气质和面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高等院校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可以提升个人的修养,还可以增强老师们的文化认同和自信,对建设良好的校园氛围起到促进作用。
(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