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梁存珍

 

姓名/职称

梁存珍/教授

学历/学位

研究生/工学博士

部门/职务

环境工程系/副主任

办公电话

010-81294339/13683318663

办公地址

13号楼6层0623房间

联系邮件

liangcunzhen@bipt.edu.cn

 










1.个人基本情况

梁存珍,男,1973年生,博士,副教授。2005年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获得环境科学博士学位后,进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环境工程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008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B)。主要从事水处理和水源水中微污染去除的研究工作,在国内最早开展典型水源及处理工艺过程中嗅味物质的分析和去除研究。先后主持北京市科技新星资助项目、环保部公益项目、北京市优秀人才资助项目、财政部中央财政专项计划、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等研究项目,到账经费800余万元。作为主要参与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863项目研究工作各1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篇。

负责岛津公司的8040型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安捷伦公司GC7890A-MS5975C)联用仪、安捷伦7800 ICP-MS德国Elementar公司Liqui TOC II分析仪、戴安公司ICS-1000离子色谱仪等仪器运行与维护。痕量有机物分析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研究多环芳烃(PAHs)、多氯联苯(PCBs)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酞酸脂(PAEs)、雌激素(E1E2EE2E3)、壬基酚(NP)等内分泌干扰物(EDCs)、药物及个人护理品(PPCPs)等痕量污染物在环境中存在水平及影响评价。

2007年以来一直致力于硫化物模拟废水生物脱硫和生物法去除沼气中H2S的研究工作。在实验室通过硫化钠模拟水样,开展无色硫细菌氧化硫化物生成单质硫的工艺优化实验和高效脱硫菌种的培养与鉴定。在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建立了污泥厌氧消化产沼气生物脱硫小试装置,进行现场生物脱硫实验。2008年在北京大兴区留民营村沼气站建立日处理沼气100m3的生物脱硫小试装置,2010年建立日处理沼气1000m3的生物脱硫示范工程。与北京盈和瑞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哈尔滨麦肯和山东乐凌建设日处理15000m320000m3的沼气生物脱硫工程。

2.人才培养工作

先后为本科生主讲《环境化学》、《水污染控制新技术》、《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工程实验(二)》等课程,参与承担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本科实训环节以及平均每年不低于5名本科毕业设计环节的指导任务;为硕士研究生主讲《环境监测与分析》。

3.研项目

12018.03- 2018.12,水样采集和PPCPs组分测试,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主持;

22018.04-2018.122018年度引温济潮工程受水区水样有机组分检测;

32018.08-2019.12大兴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第三方技术服务项目,大兴区环保局,主持

42017.07-2017.10,地表水灌溉监测与评价,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主持;

52017.06-2017.102017地表水灌溉监测与评价,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主持;

62017.05-2017.12,潮白河水资源调蓄区地表地下水有机组分测试,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主持;

72017.01-2017.052017年地表水监测与评价,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主持;

82017.01-2019.06,生物脱硫技术在大型工程应用的优化研究,北京盈和瑞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主持人,主持;

92017.04-2017.12引温济潮工程受水区水样有机组分检测,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主持;

102017.05-2018.05特效微生物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研究,北京神州天鸿控股有限公司,主持;

112016.05-2016.11样品委托测试,项目主持人,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主持;

122016.06-2017.062016年再生水灌溉监测与评价,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主持;

132016.06-2017.06,引温济潮工程受水区和地下水分检测,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主持;

142016.06-2017.06,再生水与地下水有机组分检测,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主持;

152015.04-2018.03,城郊型灌区灌溉水质安全调控试验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主持;

162015.11-2016.11,引温济潮工程受水区表地下水环境监测评价样有机组分检测,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主持;

172015.06-2015.08,北运河典型污染河段对地下水水质检测,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主持;

182014.01-2014.12,引温济潮工程受水区地下水有机污染组分监测,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主持;

192013.05-2014.12,水样和土壤样品中痕量有机物的定性定量分析,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主持;

202012.09-2013.09,污泥厌氧消化沼气生物脱硫小试研究,北京排水集团研发中心,主持;

212012.01-2013.06,开发固相萃取与GC-MS联用对金刚烷胺废水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主持;

222013.10-2013.12,煤制油项目的水质分析,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主持;

(23)2012.01-2012.12,淮河流域环境污染与治理的历史回顾和环境综合治理评价指标体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主持;

242009.02-2012.12生物法去除沼气中H2S技术开发(2008B25)北京市科技新星(B)资助项目主持;

252009.05-2010.05,淮河流域重点县()水污染控制工程调查与评估,财政部中央财政专项计划,主持;

(26)2009.09-2012.12,典型乡镇饮用水源有毒污染物风险评估与控制对策,环保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主持;

(27)2010.02-2010.12,金湖等八县区水污染控制工程调查与评估,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主持;(282007.10-2009.12, 微波强化光催化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北京市组织部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   

主持;

292008.12-2009.05,我国环境毒理、风险评估与基准(数据库):镉、汞、铅、铬的毒性、风险和基准信息汇编,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主持;

302007.01-2008.12,合作研究项目:新型水质调节剂效能试验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63976部队主持

4.发表论文

(1)     张跃洋, 梁存珍(通讯作者). 16S rDNA克隆文库分析含硫污水生物反应器中生物群落[J]. 环境工程学报,2016, 10(7): 3585-3590

(2)     Liu Weiguo, Liang Cunzhen(通讯作者), Chen Jiaqing, Zhu Ling. Effect of Operating Parameters on Sulfide Biotransformation to Sulfur.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3, 25 (12) :2417-2421 (SCI00032800620009EI:20140317216301)

(3)     李丽,许秋瑾,梁存珍,等. 淮安某县农村饮用水源中优控污染物的筛选研究. 中国环境科学,2013334):631-638

(4)     刘卫国,梁存珍(通讯作者),马梦. PCR-DGGE技术分析沼气生物脱硫系统中的优势菌种. 中国沼气,2013, 31(4):3-6

(5)     刘卫国,梁存珍(通讯作者),杨金生,王桂萍,刘苗苗. 16S rDNA克隆文库分析高含盐生物脱硫系统细菌多样性. 环境科学,2013, 34(2): 767-772

(6)     蒋丽佳,许秋瑾,梁存珍,等. 江苏某县地下水邻苯二甲酸酯类的检测与风险评价. 中国环境监测, 2013294):5-10

(7)     梁存珍,董思远,李丽,许秋瑾. 固相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淮安某县地下水中酚类物质.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3, 49(3)349-351

(8)     李丽,许秋瑾,梁存珍,等. 江苏某县乡镇饮用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及其风险评价. 中国环境监测,2013294):1-4

(9)     徐冰冰,许秋瑾,梁存珍,等. 湖南郴州柿竹园矿区乡镇地下饮用水源重金属污染评价.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3, 3(2): 113-118

(10) 潘恩春,许秋瑾,梁存珍,等. 淮安市淮河流域农村居民饮用水中苯并[a]芘含量与人群癌症发病死亡关系研究. 环境科学研究,2012, 25 (9); 1059-1064.

(11) 王桂萍,杨金生,刘卫国,梁存珍(通讯作者). PCR-DGGE技术鉴定高含盐生物脱硫反应器中的优势菌种. 中国沼气,2012, 30 (5): 10-13

(12) 梁存珍, 刘卫国,於俊杰,陈家庆. 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测定淮安某县乡镇饮用水中多环芳烃. 光谱实验室,2012, 29(5): 2777-2782.

(13) 史红星,梁存珍,於俊杰,等. 南方某县乡镇饮用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及风险评价. 光谱实验室,2012, 29(3).1628-1632

(14) 白璐,郑丙辉,许秋瑾,潘恩春,梁存珍. 我国华东某县饮用水源地多氯联苯的检测与风险评价. 环境科学研究,20112412):1441-1446

(15) 李丽,许秋瑾,梁存珍. 某癌症高发区水中多环芳烃测定及其风险评价. 环境化学,2012, 31(4): 490-496

(16) 刘卫国,梁存珍,韩超南. -液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环境样品中的单质硫. 光谱实验室,2012, 29(3).1403-1406

(17) 梁存珍,刘卫国,陈家庆,孔惠,桑义敏. 微波强化光催化对直接耐酸大戏红4BS的降解. 环境科技,2011, 24(4): 1-4

(18) 刘卫国,梁存珍(通讯作者),杨栋,郝艳萍. 沼气生物脱硫工艺的小试研究. 中国沼气, 2010, 28(6)24-26

(19) 梁存珍,朱玲,陈家庆,. 微波强化光催化处理罗丹明B染料废水的研究. 太阳能学报,2010, 3010):1264-1268.(EI:20105113511748)

(20) 杨栋,梁存珍(通讯作者), 刘卫国, 刘海龙等. 留民营沼气生物脱硫工程的设计与运行. 中国给水排水,20102614):56-58

(21) 朱玲,梁存珍,於俊杰,谭朝红,曾庆蔚. Cu-Co-Al水滑石吸附Cr(VI)的性能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5):39-42

(22) 梁存珍,朱玲,陈家庆,孔惠. 环境工程专业强化实践教学的探索. 中国成人教育, 2009 (9): 118-119

(23) 梁存珍,陈家庆,朱玲,桑义敏. 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饮用水中甲基叔丁基醚. 中国环境监测,200925126-28

(24) 梁存珍,陈家庆,朱玲,葛小鹏,桑义敏. 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法联用分析饮用水中甲基叔丁基醚. 环境化学,2008274):537-538

(25) 朱玲,梁存珍,於俊杰. La1-xKxCoO3钙钛矿型催化剂在柴油车尾气净化中的性能研究.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09223):1-5

(26) Yimin Sang, Qingbao Gu, Tichang Sun, Fasheng Li, Cunzhen Liang. Filtration by a novel nanofiber membrane and alumina adsorption to remove copper (II) from groundwater.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08, 153: 860-866 (SCI)

(27) Zhu LingWang XuezhongLiang Cunzhen. Catalytic combustion of diesel soot over K2NiF4-type oxides La2-xKxCuO4. Journal of Rare Earths200826(2): 253-256 (SCI)

(28) 王波,陈家庆,梁存珍,桑义敏. 含油废水气浮旋流组合处理技术浅析. 工业水处理,2008, 28(4): 87-92

(29) Yimin SangFasheng LiQingbao Gu, Cunzhen Liang. Heavy metal-contaminated ground water treatment by a novel nanofiber membrane. Desalination, 2008, 223 ( 1-3 ): 349-360 (SCI)

(30) Cunzhen Liang, Dongsheng Wang, Jiaqing Chen, Ling Zhu, Min Yang.  Kinetics Analysis on the Ozonation of MIB and Geosmin, Ozone Science & Engineering, 2007, 29(3)185-189 (SCI)

(31) 朱玲,王学中,梁存珍. La2-xKxCuO4类钙钛矿复合氧化物对柴油车排放碳颗粒物催化燃烧性能的研究. 中国稀土学报,2006245):528-533

(32) 梁存珍,王东升,桑义敏,陈家庆. 饮用水中土霉味物质测定方法的优化. 中国给水排水, 2007, 23(10): 76-78

(33) 梁存珍,王东升,桑义敏,陈家庆. 粉末炭去除饮用水中土霉味物质影响因素的研究. 中国给水排水, 2007, 23(9): 15-18

(34)  LIANG Cun-zhen, WANG Dong-sheng, GE Xiao-peng, YANG Min, SUN Wei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removal technologies of 2-methylisoborneo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6, 18(1): 47-51 (SCI, EI: 20063110035075)

(35) Cunzhen Liang, Dongsheng Wang, Min YangWei Sun, Shifang Zhang. Removal of earthy-musty odorants in drinking water by powdered activated carbon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HealthPart A, 2005, 40(4): 767-778 (SCI)

(36)  梁存珍,杨敏,马文林,王东升,李红梅. 水解酸化-反硝化-硝化组合工艺处理土霉素废水的研究. 环境科学,200526(1) 127-129 (EI2005098866188)

(37)  Zhi Xianhua, Zhu Shuquan, Yang QiaoWen, Liang Cunzhen. Research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etting heat and the slurry-forming ability,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2000, 10(1), 95-98  (EI)

(38) 李凤起,支献华,梁存珍. 木质素磺酸盐化学改性及制浆性能的研究,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00( 2), 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