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

《环境工程设计与概预算》

环境工程设计与概预算》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2C1881

课程名称:

环境工程设计与概预算

学分/学时:

1/32(讲课:28上机:4

英文名称: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budget

大纲执笔人:

王楠楠

大纲审核人:

陈家庆

适用专业:

环境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

工程制图、机械工程基础

大纲更新时间:

20171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环境工程设计与概预算是一门综合的环境工程学课程,也是一门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本课程不仅让学生了解环境工程专业所包含的设计内容和概预算的基本过程,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设计、概预算、工程管理和施工等的技术与理论知识,也为从事相关专业设计、概预算和招投标等技术工作及项目管理工作等提供重要基础。

该门课程是学生从学校学习知识到走上工作岗位应用知识的过渡。通过学习该课程,加强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如何做项目前期,怎么写可研报告,如何应用所学的大气、水、固废的知识进行最优的工艺选择和工艺设计;使学生明白如何进行成本核算,这样设计出的工艺才集经济和实用于一身,是实际工程所需要的工艺;培养学生对环境工程项目的认识能力和工程设计的实践能力,在项目引导和案例分析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工程素养。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达成途径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通过课程教学和上机实践环节,使学生掌握环境工程专业的设计内容和概预算的基本过程;掌握必要的设计、概预算、工程管理和施工等的技术与理论知识;初步具备从事相关专业设计、概预算和招投标等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课程教学目标1:掌握环境工程设计的相关知识。通过课堂讲授、研讨课和布置课外作业,使学生了解环境工程设计的基本概念、组成体系和工作原理;掌握厂址选择、工艺流程选择和设计章节等知识;掌握车间布置、管道布置与设计、建设工程定额、建设项目费用、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书的编制和建筑工程施工招投标等。

课程教学目标2:具有环境工程基本设计能力和初步的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讲授、项目学习、课堂研讨,培养学生针对环境工程专业初步的系统设计、分析和应用能力,应用所学的大气、水、固废知识进行最优的工艺选择和工艺设计能力;通过项目学习,查阅技术文献,结合环境工程设计的相关知识,并在体现创新意识,环保、技术经济等因素基础上,使学生进行方案论证和比选,培养学生初步的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掌握成本核算、计价软件、环境工程领域相关工程软件的使用等技能,培养学生能够设计满足特定需求工艺的能力。

课程教学目标3:具有获取与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通过查阅各类文献等技术资料,完成可研报告,使学生掌握主要文献检索工具和互联网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能够利用互联网和文献检索工具收集相关项目信息和不同工艺相关问题等技术资料并形成规范的可研报告,并对项目前期工作、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发展,以及目前环境工程领域发展方向有一定的了解,激发学生在此领域中继续学习和研究的愿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做准备。

课程教学目标4:具有团队合作与技术交流能力。通过学生自行组建3-4人项目小组,基于教师的课堂指导,完成各自的可研报告的撰写、完成某一建筑物/构筑物的工程概预算,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要求学生针对共性问题进行研讨并互相指导,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课程教学目标5:掌握技术经济知识。通过项目学习,使学生掌握典型的环境工程设计基本方法,掌握环境保护经济评价方法,让学生及时总结学习内容,获得有效结论,掌握相关工程技术经济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1 毕业要求指标点实现矩阵

专业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教学目标

达成途径

3.2能够独立完成特定的环境系统或过程的设计,能够对设计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并在设计中具有创新意识。

课程教学目标135

课堂讲授: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注重师生互动交流,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

研讨课:将实际的工程案例引入教学,让学生分组讨论,小组研讨交流,掌握教学内容;

大作业:某实际污水处理厂,要求学生提出几种方案 ,并且对备选方案进行分析论证,从而选出最优方案。

课后作业:每一节课后都留有保证巩固学习内容的课后作业,并全批全改,及时反馈。

6.1在污染控制技术、环保设备设计中会使用相关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并理解遵循标准与规范对社会与安全的影响,理解工程师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课程教学目标123

课堂讲授: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注重师生互动交流,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

课后作业:查阅相关文献和网站,调研自己家乡的标准和国家标准,以水、气或固体废物等。

 

11.1理解技术方案的经济分析与决策方法、环境保护的经济评价方法和技术创新理论和方法等相关知识。

课程教学目标245

课堂讲授: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注重师生互动交流,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

课后作业:每一节课后都留有保证巩固学习内容的课后作业,并全批全改,及时反馈。

实际操作:完成8学时,环境工程软件的熟悉并达到对造价大师熟练使用。

项目教学:组建3-4人项目小组,通过给每个小组布置不同的设计任务,让学生掌握环境工程领域的技术经济知识和环境保护经济评价方法。

 

三、内容提要与学时安排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学时

对应的教学目标

1

1.绪论及环境工程项目的具体工作内容

1.1 环境工程项目的概念

1.2 环境工程设计的范围

1.3 环境工程项目的具体工作内容

了解:环境工程设计的范围,环境工程的设计特点。

掌握:环境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项目工程设计的程序

牢固掌握:环境工程设计的分类、步骤和分段。

2

135

2

2.环境工程设计的原则

2.1 基本原则

2.2 可研报告撰写

2.3 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

2.4 环保标准

2.5 重点污染物排放控制

了解:环境工程项目设计前期的项目建议书。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掌握: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重点掌握环境标准及重点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

大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调研国家的大气、水的环保标准;调研小组成员家乡的环保地标。以小组为单位,由老师下达任务,每小组编写一份可行性研究报告。

2

235

3

3. 厂址选择与总平面布置

3.1 厂址选择

3.2 总平面布置

了解: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环保设备的选择等内容。

掌握:厂址选择和总平面布置,车间布置、管道布置和设计等内容。

2

12

4

4. 工艺流程设计

4.1基本知识

4.2工艺流程重要性

4.3工艺流程如何选择

4.4工程实例

了解:了解工艺路线选择为什么重要?选择原则、选择依据。

掌握:如何进行工艺路线选择,工艺路线选择基本步骤,以大气SCR\SNCR工艺选择为例掌握治理方法及工艺路线选择,废水处理工艺选择与评价,工艺流程设计。

2

1235

5

5. 管道布置与设计

5.1基本知识

5.2管道布置

5.3管道设计

5.4工程实例

了解:管道布置与设计是环境工程设计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管道布置与设计是在完成设备平、立面布置之后进行的一项工作。环保处理设备、构筑物之间的物料输送都是通过管道进行的。

掌握:管道材质、管径的选择与计算;管道支架的设计;管道布置图(配管图);管道投资概算;施工说明。

2

123

6

6. 环境工程概预算概述

6.1工程概预算的含义

6.2工程概预算的内容与特点

6.3基本建设项目的划分及工程造价形成

6.4建设工程概预算文件的组成

了解:工程概预算的基本含义;工程概预算的内容。

掌握:工程概预算与环境工程概预算的特点;基本建设项目的划分;建设项目、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概念、范围;建设工程概预算文件的组成。

2

35

7

7. 建设工程定额

7.1定额基本知识

7.2概算指标和概算定额

7.3预算定额

7.4施工定额

7.5建筑安装工程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单价的确定

7.6单位估价分析表

了解:定额的概念、特点、分类、制定方法等、施工定额的作用、分类、编制原则、依据以及步骤。

掌握:运用概算指标、概算定额、预算定额进行基本计算、人工单价。

牢固掌握:定额的作用;材料预算价格、机械台班单价的组成和确定;单位估价分析表的使用。

4

235

8

8. 建设工程项目费用

8.1建设项目总资金

8.2建筑安装工程费用

8.3其他费用

8.4工程量清单计价

了解:工程量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的不同和联系。

掌握: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等内容。

2

35

9

9. 环境工程项目投资估算

9.1环境工程项目投资估算概念

9.2环境工程项目投资估算的作用、编制与使用

了解:投资估算的作用、编制内容及深度、编制依据及方法。

掌握:土建工程投资估算;水、暖、通、电等工程投资估算的相关内容以及计算。

2

235

10

10. 环境工程项目设计概算的编制

10.1设计概算基本内容

10.2环境工程项目建筑工程概算与安装工程概算

10.3环境工程项目单项工程综合概算

10.4环境工程项目建设工程总概算

了解:设计概算编制原则;编制设计概算的准备工作;设计概算编制依据。

掌握:设备及其安装工程、给排水、采暖、通风、电气照明和通信工程等概算的相关内容。

牢固掌握:利用概算定额、概算指标或类似预算编制建筑工程概算。

2

235

11

11. 环境工程项目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与招投标

11.1施工图预算基本内容

11.2工程量计算原则与方法

11.3一般土建工程和环境安装工程施工图预算

11.4环境工程单项工程综合预算

11.5工程项目招标

11.6工程项目投标

 

了解:施工图预算的作用、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依据、施工图预算的组成等内容;我国现行招标、投标的主要方式和招投标程序等;投标报价技术。

掌握:工程量计算的原则、一般土建工程施工图预算的编制、环境工程安装工程施工图预算的编制等;招投标概念、条件、方式、程序和报价技术等。

牢固掌握:工程量计算的方法、建筑工程施工招投标的过程和招标书、投标书的编制。

项目学习:小组活动、分工协作。模拟竞标现场,学生扮演不同的招投标方和专家组进行打分,将课堂内容活学活用。

2

2345

12

上机:造价大师软件使用和某建筑的给排水设计及预算书的编制。

掌握:造价大师使用方法;设计方法;预算书编制方法。

4

245

 

了解要求包括识别和回忆指能从记忆库中找到相关的知识、概念、术语或材料与当前的信息进行比较、确认,能记住并能不加理解的列出、描述这些知识、概念、术语或材料;掌握指能对所学的内容作归纳、分类、解释,总结、推断和一定程度的发挥;牢固掌握指能选择正确的程序应用、实施所学到的内容,并能进行必要的计算或决断; 综合应用指能将所学的内容分解并找出它们的相互关系和构成;或能计划、创造、建造或有改变的重构;或能作评论、总结、估计、预测、评估、论证和答辩。

四、教学方式

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避免重演绎推理、轻归纳综合,突出对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课程教学分课内与课外二部分,课内教学:课堂讲授、研讨课、上机讲解;课外学习:课程作业、大作业、项目学习。具体教学方式如下:

1. 以课堂教学、案例剖析、分组讨论、动画演示、课外作业、文献查阅、上机实际设计和计算等共同实施。

2.基于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在理论及实践课程中根据课程特点采用理论与实际工程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同时增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本课程将以环境工程设计与概预算为主线,以实际工程项目和实际工程案例为背景,贯彻环境工程水、气、渣等相关设计知识和工程项目理念,以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和素养为依托,重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3.采用实际工程项目为依托,以本专业岗位能力为培养目标,在完成单元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完成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教学设计体现完整的技术路径和教学实施途径。

五、建议教材或参考书

建议教材:

1. 金毓峑,等.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 周律. 环境工程技术经济和造价管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参考书:

1. 张建平. 工程概预算.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1995

2. 王继华. 建设工程定额与概预算.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1

3.陆叔华.教育部规划教材:建筑制图与识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六、学生成绩评定方法

本课程的考核(考试与考查相结合)以考核学生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为主要目的,以检查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为重要内容。能力目标达成评价与考核总成绩中,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考核(含平时作业、大作业、实践环节)成绩占40%。平时考核中的平时作业占15%、大作业占5%、实践环节(设计)占20%。具体要求如下:

1.课程评分类型:百分制。

2.结课考核方式:闭卷,重点考察知识应用能力。

4.总成绩组成:平时成绩 (包括:参与研讨的积极性;上课时注意力集中度;对新知识的敏感度、理解与应用能力;课后作业(15%)所反映的学习态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深入程度;大作业(5%)完成情况、实践环节(20%)完成情况等)占总成绩的4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

 

2 课程教学目标评价矩阵

成绩组成

考核/评价环节

分值

考核/评价细则

对应的教学目标

平时成绩

40%

平时作业

15

主要考核学生对每节课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握程度,计算全部作业的平均成绩再按15%计入总成绩。

123

大作业

5

根据同学们对半开放性大作业题目的完成情况,取百分制成绩的5%计入课程总成绩。

345

上机

20

根据对软件的熟悉程度,设计图纸的绘制质量和预算书的编制正确度评分,再将全部成绩求平均值,最后按20%计入课程总成绩,具体见评分标准。

1245

期末考试

60%

期末考试卷面成绩

60

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学时安排,主要考核工艺选择、环保标准、概预算书编制要点等内容,以卷面成绩的60%计入课程总成绩。考试的题型为:填空、选择、判断、问答和案例分析等。

12

七、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依据与方法

指标点

评价依据

评价方法

3.2

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上课中的回答问题、课堂练习、作业、大作业、研讨课)和上机成绩。

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中的平时作业占15%、大作业占5%、上机成绩占20%,总分100

 

评价值=目标值× + + +

6.1

平时作业成绩和大作业成绩

平时作业占15%,大作业成绩占5%,总分20

评价值=目标值× ×0.75+ ×0.25

11.1

大作业成绩和上机成绩

大作业成绩占5%,上机成绩占20%,总分25

评价值=目标值× ×0.2+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