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

《HSE与环境管理体系》

HSE与环境管理体系》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ENV02201

课程名称:

HSE与环境管理体系

学分/学时:

1/32

英文名称:

HSE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s

大纲执笔人:

孔惠

大纲审核人:

陈家庆

适用专业:

环境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

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环境工程原理

大纲更新时间:

20171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HSE体系(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石油企业多年管理经验积累的成果,是国际石油界公认的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方面共同遵守的规则。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规范企业等社会组织的环境行为的环境管理系列标准。两者有共同的原则和模式。

“HSE与环境管理体系是一门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HSE管理及环境管理能力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在系统地介绍HSE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基础上,以国内外石油、石化、化工等行业为例介绍相关企业的清HSE体系及环境管理体系应用实例,使学生掌握HSE及环境管理体系建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为学生毕业后从事HSE体系的管理及审核、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及运行等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达成途径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通过课程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具有:进行企业HSE体系及环境管理体系实施的能力;发现企业HSE体系及环境管理体系运行中的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对HSE体系及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的能力;对HSE体系及环境管理体系进行持续改进的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课程教学目标1:掌握HSE体系及环境管理体系的相关基础知识:通过课堂讲授、课堂研讨汇报和查阅资料、撰写论文,让学生了解国内外石油石化企业的HSE管理理论、管理方法,HSE及环境管理体系的起源及发展历程;掌握两种管理体系中的基础定义与术语。

课程教学目标2:具有HSE体系及环境管理体系初步建立的能力和发现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能初步解决的能力:通过课堂讲授、课堂研讨,使学生掌握两种体系中主要的术语和定义,具有辨识HSE体系中的危害因素及确定环境管理体系中的不符合项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查阅文献资料,使学生了解HSE管理体系标准及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条款内容,能够通过掌握初始状态评审、策划与设计、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体系试运行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初步建立HSE体系及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初步的风险评价及分析,对体系运行中出现的复杂问题进行初步的检查与纠正。

课程教学目标3:具有获取与运用标准、规范、手册等有关文献资料的能力:通过查阅各类文献等资料,完成具有代表性的国外大型跨国公司HSE管理体系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的综述报告,培养学生掌握主要文献检索工具和互联网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能够利用互联网和文献检索工具收集HSE管理体系HSE管理体系的相关信息并形成文献综述报告,使学生对全球尤其是石油工业中的HSE管理模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有一定的了解,激发在此领域中继续学习和研究的愿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做准备。

课程教学目标4: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与交流表达能力:通过学生自行组建3-4人的项目小组,完成相关案例分析,形成报告,并进行答辩汇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1 毕业要求指标点实现矩阵

专业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教学目标

达成途径

1.3具有解决环境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知识及其应用能力。

课程教学目标12

课堂讲授: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注重师生互动交流,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

课后作业:每一节课后都留有保证巩固学习内容的课后作业,并课堂提问讨论。

大作业:通过课后大作业:国内外大型公司HSE管理体系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的综述报告,学生查阅大量文献,每个同学完成综述报告,分小组制作PPT进行汇报;

项目教学:组建3-4人小组,通过查阅文献和技术资料,每个小组完成一个环境管理体系现场审核及试运行实例,撰写项目报告。

5.1掌握主要文献检索工具和互联网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能够利用互联网和文献检索工具收集工程问题相关技术信息,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

课程教学目标3

大作业:通过课后大作业:国内外大型公司HSE管理体系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的综述报告,学生查阅大量文献,每个同学完成综述报告,分小组制作PPT进行汇报;

项目教学:组建3-4人小组,通过查阅文献和技术资料,每个小组完成一个环境管理体系现场审核及试运行实例,撰写项目报告。

6.1了解与环境工程相关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

课程教学目标12

课堂讲授: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注重师生互动交流,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

大作业:通过课后大作业:国内外大型公司HSE管理体系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的综述报告,学生查阅大量文献,每个同学完成综述报告,分小组制作PPT进行汇报;

项目教学:组建3-4人小组,通过查阅文献和技术资料,每个小组完成一个环境管理体系现场审核及试运行实例,撰写项目报告。

9.3能够针对课题项目,组建团队,能够听取和综合团队各成员的意见,带领团队或积极发挥个人作用完成团队任务。

课程教学目标4

大作业:通过课后大作业:国内外大型公司HSE管理体系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的综述报告,学生查阅大量文献,每个同学完成综述报告,分小组制作PPT进行汇报;

项目教学:组建3-4人小组,通过查阅文献和技术资料,每个小组完成一个环境管理体系现场审核及试运行实例,撰写项目报告。

 

 

三、内容提要与学时安排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学时

对应的教学目标

1

1.HSE管理体系的概念及发展

1.1 HSE体系的产生与发展1.2 HSE体系的基本框架

1.3 HSE体系的发展趋势

了解:HSE管理体系的由来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掌握:HSE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

大作业:查阅10篇以上文献,完成国内外大型公司HSE管理体系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的综述报告,小组制作PPT,并汇报。

4

134

2

2.HSE管理体系要素

2.1 危害因素辨识
2.2风险评价与分析方法

2.3风险控制

2.4规范与实施指南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掌握:HSE管理体系建立与运行的程序和方法;HSE管理体系标准条款和要求;HSE风险管理及应急管理。

4

1

3

3.HSE管理体系分析与改进

3.1 问题分析与处理

3.2 改进方法

了解:统计分析方法。

掌握:问题分析与处理的方法;ABC行为矫正方法。

4

1

4

4.HSE管理体系案例分析

4.1国外石油石化企业的HSE管理理论、管理方法

4.2国内HSE管理体系的应用状况及发展趋势

了解:国外公司HSE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现阶段HSE在我国的具体实施情况。

6

1

5

5.ISO14000系列标准的产生和发展

5.1产生背景和发展过程

5.2 主要术语的理解

了解:环境管理体系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的背景和发展过程

掌握:ISO14000系列标准中的主要术语

2

1

6

6.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保持和实施

6.1体系建立的程序与原则

6.2保持和实施

了解:ISO14000ISO9000的关系;ISO14000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掌握:环境管理体系总要求和环境方针;环境管理体系的结构和四阶段运行模式;环境管理体系建立的原则与程序了解:

6

123

7

7.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认证与应用

7.1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认证程序

7.2环境管理体系理解要点和应用原则

了解:制定环境目标和指标的依据和要求。

掌握: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认证程序。

4

14

8

8.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在企业中的实施应用

8.1 ISO14000实例介绍

8.2 ISO14000与清洁生产

了解:现阶段环境管理体系在我国的具体实施情况;认证情况;与清洁生产审核的区别与关系。

2

14

 

四、教学方式

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避免重背诵记忆、轻归纳分析,突出对学生分析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课程教学分课内与课外两部分,课内教学:课堂讲授、研讨课,课外学习:课程作业、大作业、项目学习。具体教学方式如下:

1.课堂讲授为主,网络多媒体教学、教学网站为辅,注重学习中的分析讨论。在内容讲授环节,对于简单内容,采用自学与授课相结合的方法,先布置学生课外自学相关内容,在课堂上则提纲挈领地讲解思考问题的脉络,使学生能够领会到方法的实质;对于难以理解的内容,则进行深入讲解,使学生能够容易地掌握;将课堂讨论与课后的大作业相结合,就学习的难点问题组织课堂讨论。在课程的最后,则安排一个小组大作业,由小组内的成员协作共同完成。

2.采用项目和大作业为载体、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选择合适的项目构建学习载体,学生可分组进行任务设计,教师做专业性指导。

五、建议教材或参考书

教材:

1.中石化公司安全监督管理局. 中国石化HSE管理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3

2.刘宏. ISO14001&OHSAS18001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2

参考书:

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全环保与节能部. HSE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2

2.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安全环保处. HSE学习手册.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2

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HSE观察:控制看得见的风险.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2

4.谭洪华. ISO140012015新版环境管理体系详解与案例文件汇编.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6

5.宋其玉.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全套文件经典案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六、学生成绩评定方法

本课程的考核(考试与考查相结合)以考核学生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为主要目的,以检查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为重要内容。能力目标达成评价与考核总成绩中,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含平时作业、实验、项目学习)考查占40%。具体要求如下:

1.小组学习汇报答辩通过后,才能参加期末考试。

2.课程评分类型:等级制。

3.结课考核方式:闭卷考试,重点考察知识应用能力。

4.总成绩组成:平时作业(包括:参与研讨的积极性、通过随堂测试所反映的注意力集中度和对新知识的敏感度以及理解与应用能力、课后作业所反映的学习态度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深入程度,大作业,研讨课等)占总成绩的:10%,项目学习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

2 课程教学目标评价矩阵

成绩组成

考核/评价环节

分值

考核/评价细则

对应的教学目标

平时成绩

40%

平时作业(包括大作业)

10

主要考核学生对每节课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握程度,计算全部作业的平均成绩再按10%计入总成绩。

1234

项目学习

30

根据小组项目汇报报告及答辩的PPT、小组成员互评,综合评价学生的各项能力。按30%计入总成绩,见评分标准。

1234

期末考试

60%

期末考试卷面成绩

60

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学时安排,

主要考核两种体系中主要的术语和定义、 HSE体系中的危害因素辨识及环境管理体系中的不符合项确定、初始状态评审、策划与设计、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初步的风险评价等内容,以卷面成绩的60%计入课程总成绩。考试的题型为:基本概念题和综合应用题。

12

七、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依据与方法

1.教师自评

见附件:《HSE与环境管理体系教学目标达成度分析表》

2.学生问卷调查

课程结课并提交成绩后,机械工程学院教学委员会组织学生对课程教学目标情况通过问卷调查进行达成评价,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3 HSE与环境管理体系》课程教学目标达成情况问卷

序号

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达成了课程教学目标

完全同意

同意

基本同意

不同意

完全不

同意

1

课程教学目标1掌握HSE体系及环境管理体系的相关基础知识:通过课堂讲授、课堂研讨汇报和查阅资料、撰写论文,让学生了解国内外石油石化企业的HSE管理理论、管理方法,HSE及环境管理体系的起源及发展历程;掌握两种管理体系中的基础定义与术语。

 

 

 

 

 

2

课程教学目标2具有HSE体系及环境管理体系初步建立的能力和发现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能初步解决的能力:通过课堂讲授、课堂研讨,使学生掌握两种体系中主要的术语和定义,具有辨识HSE体系中的危害因素及确定环境管理体系中的不符合项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查阅文献资料,使学生了解HSE管理体系标准及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条款内容,能够通过掌握初始状态评审、策划与设计、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体系试运行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初步建立HSE体系及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初步的风险评价及分析,对体系运行中出现的复杂问题进行初步的检查与纠正。

 

 

 

 

 

3

课程教学目标3具有获取与运用标准、规范、手册等有关文献资料的能力:通过查阅各类文献等资料,完成具有代表性的国外大型跨国公司HSE管理体系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的综述报告,培养学生掌握主要文献检索工具和互联网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能够利用互联网和文献检索工具收集HSE管理体系HSE管理体系的相关信息并形成文献综述报告,使学生对全球尤其是石油工业中的HSE管理模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有一定的了解,激发在此领域中继续学习和研究的愿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做准备。

 

 

 

 

 

4

课程教学目标4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与交流表达能力:通过学生自行组建3-4人的项目小组,完成相关案例分析,形成报告,并进行答辩汇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八、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依据与方法

指标点

评价依据

评价方法

1.3

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上课中的回答问题、课堂练习、作业、大作业、研讨课)、项目学习成绩。

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上课中的回答问题、课堂练习、作业、大作业(5%)、研讨课)占10%、项目学习成绩占30%,总分100

 

5.1

大作业成绩和项目学习成绩

大作业占5%、项目学习成绩占30%,总分35分。

 

6.1

期末考试成绩和项目学习成绩。

期末考试成绩占60%、项目学习成绩占30%,总分90

 

9.3

大作业成绩和项目学习成绩

大作业占5%、项目学习成绩占30%,总分3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