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

《石油石化工业环保技术概论》

《石油石化工业环保技术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2C1081

课程名称:

石油石化工业环保技术概论

学分/学时:

1/32(讲课:30,习题与讨论课:2

英文名称:

Summar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in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 Industry

大纲执笔人:

韩严和

大纲审核人:

陈家庆

适用专业:

环境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先修课程:

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大学化学类课程

大纲更新时间:

20171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石油和石化工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在其为繁荣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一些污染物。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与治理,将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危害。因此,防治污染、保护环境,提高企业职工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和技术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战略,既是石油石化企业自身的必然追求,也是相关高等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石油石化工业环保技术概论课程以环境工程、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教育为主要对象,在学生已经掌握《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或《石油工业概论》、大学化学类课程等的基础上,对石油石化行业的生产过程有所认知,系统了解该行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以及噪声污染等问题,并学习相应的治理方法,为学生毕业后更好地投身石油石化行业奠定基础,同时使学生了解一些国内外先进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本课程也可作为化学工艺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达成途径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通过课程教学和项目学习,培养学生具有:使学生了解一些国内外先进的石油石化行业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对于市场上层出不穷的新型石油石化污水处理技术快速学习掌握能力和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建立应用环境污染治理的一般工艺原理解决行业性工业污染问题的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课程教学目标1:掌握石油石化行业污染特点和处理专用技术,培养应用基础知识解决石油石化行业环境污染能力:通过课堂讲授、项目学习和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了解该行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以及噪声污染等问题,并学习相应的治理方法,为学生毕业后更好地投身石油石化行业奠定基础,同时使学生了解一些国内外先进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通过课堂讲授、项目学习和大作业等,以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噪声污染等污染控制问题为主题,结合石油、石化生产行业各流程中污染源的产生原因及其特点,了解相应的污染防治技术及设备。培养学生建立起应用环境污染治理的一般工艺原理去解决行业性工业污染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以及《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等前期专业课程知识点的理解。

课程教学目标2:具有团队合作,能发挥个人在团队中的作用:通过学生组建3-5人的项目小组,完成复杂石油石化行业污染分析和大作业,完成项目报告,并进行项目答辩,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课程教学目标3:具有有效沟通交流能力:通过学生组建3-5人的项目小组,完成复杂石油石化行业污染分析和大作业,能在沟通交流后完成项目报告和大作业,项目答辩过程中能互相沟通,培养学生沟通交流能力。

1 毕业要求指标点实现矩阵

专业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教学目标

达成途径

1.4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

课程教学目标1

课堂讲授: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注重师生互动交流,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

课后作业:每2-4节课后都留有保证巩固学习内容的课后作业,并全批全改,及时反馈;

竞争性研讨学习:组建3-5人项目小组,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相关技术或行业资料,每个小组完成一个文献资料调研PPT,上台研讨;

大作业:通过课后大作业:学生查阅大量文献,每组同学完成综述报告。

9.3能够针对课题项目,组建团队,能够听取和综合团队各成员的意见,带领团队或积极发挥个人作用完成团队任务。

课程教学目标2

竞争性学习研讨:组建3-5人项目小组,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相关技术或行业资料,每个小组完成一个文献资料调研PPT,上台研讨;

大作业:通过课后大作业:学生查阅大量文献,每组同学完成综述报告。

10.1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能够运用环境工程专业术语就工程问题与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课程教学目标3

竞争性学习研讨:组建3-5人项目小组,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相关技术或行业资料,每个小组完成一个文献资料调研PPT,上台研讨;

大作业:通过课后大作业:学生查阅大量文献,每组同学完成综述报告。

 

三、内容提要与要求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学时

对应的教学目标

1

0.绪论 —— 石油石化工业与环境污染问题

了解石油石化工业的总体概貌、作业流程及其污染源产生的情况;

理解石油天然气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和石油石化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

大作业:分别以各大石油公司为对象,查阅相关资料和相关网站,对其业务、污染处理设备、节能减排等进行系统综述。

实施方式:分成3-5人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国内外公司,准备撰写Word文档(不低于3500字),并制作PPT,择时上台交流。

6

12

2

1.油气田勘探开发水污染治理技术

了解钻井作业废水、井下作业废水的组成与处理技术,理解油气井采出液的基本处理方法,重点掌握油田含油废水的常规治理及回用技术,一般性了解稠油废水、聚合物驱采出水、含硫气田废水的组成特点及处理技术,同时对于海洋石油开发废水治理技术、石油储运过程中水体污染治理技术有深刻认识,能够代表性地列举西方海洋石油大国在零排放法规压力驱动下所研制开发的各种先进采油废水处理技术。

研讨项目学习:分别以稠油采出水、聚合物驱采出水、气田开发采出水为对象,查阅相关国内外资料,围绕其来源、物理化学特性、常规处理技术、处理新技术 等进行系统综述。

实施方式:分成3-5人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种采出水,准备撰写Word文档(不低于3500字和152000年以后的参考文献),并制作PPT,择时上台交流。

8

12

3

2.石油化工工业水污染治理技术

基于对于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生产工艺的学习,理解我国石油化工工业废水的分类及其特点,重点掌握石油化工工业含油废水的处理技术,同时对石油炼制企业含硫废水/含烷酸废水、石油化工工业含酚废水/含氰()废水、基本有机化工企业废水的处理技术有初步认识;此外掌握石油化工工业循环冷却水的处理与回用技术,学会根据具体要求对石油化工企业废水处理单元组合与回用技术进行系统设计。

大作业:分成3-5人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种废水或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准备撰写Word文档(不低于3500字和152000年以后的参考文献),并制作PPT,择时上台交流。

6

12

4

3.石油石化工业废气污染治理技术

基于对石油石化工业废气污染的分类、特点的学习,了解石油炼制企业含硫氧化物废气、石油石化含硫化氢废气、石油化工企业恶臭问题以及石油石化工业其它废气的处理技术,重点掌握石油石化烃类VOCs的治理技术,尤其是面向油库、发油车间等油品大周转量场合以及面向加油站等油品小周转量场合的油气回收技术。

6

1

5

4.石油石化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

了解油气田开发固体废弃物、石油炼制企业、基本有机化工企业、三大合成材料生产企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技术,重点掌握落地原油和含油污泥的处理技术。

2

1

6

5.石油石化工业噪声污染及其控制

理解石油石化工业噪声污染的来源和特征,了解油气钻井与井下作业、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的降噪技术与设备、石油化工生产中的稳态噪声污染治理和非稳态噪声污染治理技术,重点掌握海洋石油平台作业中的隔振降噪技术和炼化企业高压放空降噪技术与设备。

2

1

7

6.高新技术与石油石化环境保护

了解石油石化行业中绿色勘探开发、气体膜分离、清洁燃料的生产和高效使用等技术,重点掌握激光钻井技术、静电预聚结技术、和CO2等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技术,理解国内外石油石化企业通行的HSE管理体系。

2

1

 

四、教学方式

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避免重演绎推理、轻归纳综合,突出对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课程教学分课内与课外二部分,课内教学:课堂讲授、研讨课;课外学习:课程作业、大作业、项目学习。具体教学方式如下:

1.课堂讲授为主,网络多媒体教学、教学网站为辅,注重项目学习。

2.采用项目和大作业为载体、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选择合适的项目构建学习载体,学生可分组进行项目式自主学习,教师做专业性指导。

五、建议教材或参考书

建议教材:

陈家庆编著. 石油石化工业环保技术概论.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59.

参考书:

1. 张文艺 主编. 石油石化工业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有限公司20134.

2.冯永训 主编;彭忠勋, 何桂华, 邓波 副主编. 油田采出水处理设计手册. 北京: 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59.

3.王天普 主编. 石油化工清洁生产与环境保护. 北京: 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61.

4.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安全环保局 编著. 石油石化环境保护技术. 北京: 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64.

5.吴芳云, 陈进富, 赵朝成, 孙金蓉 . 石油环境工程(上、下册).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28.

六、学生成绩评定方法

1. 课程评分类型:百分制。

2. 结课考核方式:半开卷(允许学生带一张盖学院公章的A4纸,且只能手写相关内容),重点考察知识应用能力。

3. 总成绩组成:平时成绩 (包括:通过随堂测试所反映的注意力集中度和对新知识的敏感度以及理解与应用能力、课后作业所反映的学习态度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深入程度)占总成绩的:20%,项目学习20%,大作业1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

2 课程教学目标评价矩阵

成绩组成

考核/评价环节

分值

考核/评价细则

对应的教学目标

平时成绩

50%

平时作业

20

主要考核学生对每节课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握程度,计算全部作业的平均成绩再按20%计入总成绩。

12

大作业

10

根据两次大作业,将两次大作业的成绩求平均值,最后按10%计入课程总成绩。

13

项目学习

20

根据小组项目设计报告、小组成员互评,综合评价学生的各项能力。按20%计入总成绩,具体见评分标准。

12

期末考试

50%

期末考试卷面成绩

50

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学时安排,主要考核石油石化工业水污染治理技术,石油石化废气污染治理技术等(重点)。考试的题型为:基本概念题。

1

七、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依据与方法

指标点

评价依据

评价方法

1.4

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上课中的回答问题、课堂练习)、项目学习和大作业成绩。

期末考试成绩占50%、平时成绩(上课中的回答问题、课堂练习、作业)占20%、项目学习20%和大作业成绩占10%,总分100分。

 

9.3

项目学习成绩和大作业

大作业占10%、项目学习成绩占20%,总分30分。

 

10.2

项目学习成绩和大作业

大作业占10%、项目学习成绩占20%,总分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