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实验》
课程编号: |
01P3251 |
课程名称: |
物理化学实验 |
学分/学时: |
1/16 |
英文名称: |
Phys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
大纲执笔人: |
荣华 |
大纲审核人: |
吴新民 |
适用专业: |
环境工程 |
||
先修课程: |
物理实验,基础化学实验 |
||
大纲更新时间: |
2017年1月 |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物理化学实验的特点是利用物理方法来研究化学系统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常用多种物理测量仪器。因此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应注意基本测量技术的训练及初步培养学生选择仪器进行实验研究工作的能力。用16学时的实验课完成4个实验。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达成途径
物理化学实验与物理化学课程相配合,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要达到如下的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能在实验中验证理论及运用理论解释实验现象。并且对合理选择实验方法和测量仪器有所理解。
课程教学目标2:使学生学会常用的物理化学实验方法和测试技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
课程教学目标3:培养学生查阅手册、处理实验数据和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初步的实验研究方法的训练。
表1 毕业要求指标点实现矩阵
专业毕业要求 指标点 |
课程教学目标 |
达成途径 |
4.2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数据处理方法,能够正确采集、整理实验数据,具备实施实验和实验结果分析的基本能力。 |
课程教学目标1、2、3 |
达成途径:①课堂重点讲授实验原理,学生实验前进行预习,清楚理解实验过程的理论依据,实验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②实验结束后,理论联系实际,对实验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 评价依据:实验预习报告、实验操作规范性,实验报告数据分析的合理性。 评价方式:根据实验预习报告成绩、实验操作成绩和实验报告成绩等,给出最终成绩。 |
三、内容提要与学时安排
序号 |
教学内容 |
教学要求 |
学时 |
对应的教学目标 |
---|---|---|---|---|
1 |
实验一:液体的饱和蒸气压的测定 |
了解:用提供的仪器组装实验装置,并学会检查已装好的装置是否漏气。 掌握:大气压的测量、用静态法测定乙醇在不同温度下的蒸气压、学会作图法处理数据,求出直线的斜率,并用公式求出在实验温度范围内的平均摩尔气化热。 |
4 |
1、2、3 |
2 |
实验二:双液系沸点-组成图的绘制 |
了解:测定并绘出100 kPa下乙醇一乙酸乙酯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 掌握:使用数字阿贝折射仪测定气液平衡系统气液组成 |
4 |
1、2、3 |
3 |
实验三: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
了解:旋光仪的构造和原理,掌握使用方法。 掌握:通过一定温度下蔗糖转化过程中旋光度的测定求其反应速率常数和半衰期。 |
4 |
1、2、3 |
4 |
实验四:电泳 |
了解: 了解溶胶的制备及纯化方法—渗析法。 掌握:掌握电泳法测定溶胶的ζ电势的原理和技术。 |
4 |
1、2、3 |
四、教学方式
实验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对于基础性和综合性实验,教学方式为:(1)先由学生预习,写出预习报告;(2)上课时老师检查预习情况,并作简要讲解;(3)学生做实验;(4)数据合格后,学生登记数据并做完清洁,由老师签字确认后方可离开;(5)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并在下次实验时统一交给实验指导教师。
五、建议教材或参考书
建议教材:胡应喜主编. 《基础化学实验》.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9.
参考书:
① 东北师范大学等校编. 《物理化学实验》,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② 复旦大学等编, 庄继华等修订. 《物理化学实验》(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③ 刘澄蕃, 滕弘霓, 王世权编. 《物理化学实验》,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④ 黄允中, 张元勤, 刘凡编著. 《计算机辅助物理化学实验》,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六、学生成绩评定方法
课程评分类型采用五级分制,以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表示。
1、旷课、不交实验报告、编造实验数据和抄袭实验报告以不及格处理,下一年重修;
2、成绩根据学生预习情况、学生的实验操作及实验报告综合评定;
3、一个实验项目成绩不及格,则总评不及格。
表2 课程教学目标评价矩阵
成绩组成 |
考核/评价环节 |
分值 |
考核/评价细则 |
对应的教学目标 |
实验成绩 100% |
预习、操作、报告 |
100 |
主要考核学生预习报告书写情况、实验操作情况和实验报告书写情况。 |
1,2,3 |
七、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依据与方法
指标点 |
评价依据 |
评价方法 |
4.2 |
实验成绩 |
实验成绩100%,总分10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