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

《工程制图B》

《工程制图B》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2C1644

课程名称:

工程制图B

学分/学时:

3/56

英文名称:

Engineering Graphics

大纲执笔人:

张孟玫

大纲审核人:

赵增慧

适用专业:

环境工程专业、储运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

大纲更新时间:

20171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工程制图是工科学院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各专业中的工程技术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是研究工程图样的绘制和阅读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用投影法(可参见画法几何)解决空间几何问题,在平面上表达空间物体,课程中研究的图样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素有工程语言之比喻。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获得识读工程图样的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绘图的实际技能,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以及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打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达成途径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通过课程教学和实践环节,学习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学习国家制图标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规范地绘制图纸等技术文件。能够正确、熟练地使用绘图工具,具有识读和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

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课程教学目标1:掌握工程制图相关知识:本课程通过课堂讲授、课内外作业练习以及手工绘制大图,使学生系统学习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学习国家制图标准,培养学生正确、规范地绘制图纸等技术文件。

课程教学目标2: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充分利用建模设计软件,逐步建立起平面工程图和空间立体之间的对应关系,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

课程教学目标3:具有识读和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工程图的能力:通过课堂教学环节以及手工绘制大图等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能够正确、熟练地使用绘图工具绘制各种工程图,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做准备。

课程教学目标4:具有获取与运用国家制图标准、规范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工程意识,能够执行国家标准,熟悉和查阅有关的技术资料和手册。根据有关国家标准,逐步正确、规范地绘制使用图纸等技术文件。

1 毕业要求指标点实现矩阵

专业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教学目标

达成途径

1.2:具有解决复杂机械工程问题所需的工程基础知识及其应用能力。

课程教学目标123

课堂讲授: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注重师生互动交流,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特色是教师的课堂绘图示范;

课堂练习:每次课上安排有代表性题目进行课堂练习,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完成情况,再在黑板进行绘图讲解,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基本概念和绘图技术;

绘制大图:在本课程的重要节点完成后安排绘制相应的大图,通过绘制大图进一步加强学生对重要内容的掌握及绘图技术的提高,本课程共安排3次绘制大图;

课后作业:每一节课后都留有保证巩固学习内容的课后作业,并全批全改,及时反馈。

5.2:掌握环境工程领域的建模、设计、分析、模拟等相关的工程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能用于解决工程问题。

课程教学目标23

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三维建模软件,用于解决组合体的读图问题;使用二维绘图软件,用于进行组合体三视图的画图、绘制零件图以及绘制装配图。

10.2:能正确、熟练、规范地运用文字、图纸等撰写环境工程方面的技术报告、设计文稿、陈述发言。

课程教学目标4

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讲解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学习国家制图标准等环节,培养学生逐步正确、规范地使用图纸等技术文件。

绘制大图:在本课程的重要节点完成后安排绘制相应的大图,通过绘制大图进一步加强学生对重要内容的掌握及绘图技术的提高。本课程共安排3次手工绘制大图练习。

 

三、内容提要与学时安排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学时

对应的教学目标

1

1. 制图的基本知识

1.1《技术制图》的基本规定

1.2尺规几何作图

了解:本课程的作用、内容和基本学习方法。

掌握:投影法的基本知识以及正投影的基本原理。

 

2

14

2

手工绘图一:基本线型和圆弧连接

掌握:基本线型和圆弧连接的手工绘图方法

2

1

3

2.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2.1 投影法的基本概念

2.2 点的投影

2.3 直线的投影

2.4平面的投影

2.5直线、平面的相对位置

 

了解:第三角投影法、迹点、迹线。

掌握:点、直线、平面的投影作图。

牢固掌握:点的投影规律。

6

12

4

3. 基本体的投影

3.1体的三面投影-三视图

3.2 基本体的三视图

了解:圆环的三面投影

掌握:基本平面立体及基本曲面立体的三面投影;

牢固掌握:长对正、宽相等、高平齐的投影规律。

4

12

5

4. 平面与立体相交

4.1 平面与平面体相交

4.2 平面与回转体相交

了解:截交线的概念及应用。

掌握:平面立体及曲面立体截交线的求解方法。

牢固掌握:棱锥、棱柱、圆柱、圆锥、圆球的截交线画法。

4

12

6

5. 立体与立体相交

5.1 平面体与回转体相贯

5.2 回转体与回转体相贯

了解:相贯线的概念及应用。

掌握:平面立体及曲面立体相贯线的求解方法。

牢固掌握:圆柱及圆柱筒相贯线的画法。

2

12

7

6. 组合体

6.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及表面过度关系

6.2组合体的的画图方法

了解:组合体的概念及应用。

掌握:1)画组合体三视图;

2)读组合体三视图。

 

6

12

8

手工绘图二:组合体三视图

掌握:绘制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

2

12

9

7.机件的各种表达方法

7.1视图

7.2剖视图

7.3断面图

7.4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

了解:机件表达的基本要求。

掌握:机件全剖、半剖、局部剖等表达方法。

6

123

10

8. 尺寸标注基础

8.1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定

8.2组合体的尺寸标柱

8.3组合体的清晰布置

8.4一些常见形体的尺寸标注方法

了解: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掌握:基本体及组合体尺寸标注的方法。

4

13

11

9. 螺纹及螺纹紧固件

9.1螺纹的形成、结构和要素

9.2螺纹的种类

9.3螺纹的规定画法

9.4螺纹的标记

9.5常见螺纹紧固件及其标记

9.6螺纹紧固件及其连接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了解:有关螺纹及螺纹紧固件的基本知识。

掌握:1)内外螺纹画法;

2)内外螺纹连接画法;

3)螺纹紧固件(螺栓、螺柱、螺钉)画法;

4)螺纹紧固件连接画法。

6

123

12

10 零件的技术要求

10.1 零件的表面结构

10.2 极限与配合

了解:形位公差的内容及作用。

掌握:1)表面结构符号的意义及标注;

2)公差与配合的概念及标注。

4

14

13

11.零件图

11.1 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

11.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11.3 零件的工艺结构

11.4 零件尺寸的合理标注

11.5 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11.6 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了解:零件图的作用及内容。

掌握:零件图的读图及绘图。

6

1234

14

手工绘图三:零件图

掌握:零件图的绘图方法

2

1234

 

了解要求包括识别和回忆指能从记忆库中找到相关的知识、概念、术语或材料与当前的信息进行比较、确认,能记住并能不加理解的列出、描述这些知识、概念、术语或材料;掌握指能对所学的内容作归纳、分类、解释,总结、推断和一定程度的发挥;牢固掌握指能选择正确的程序应用、实施所学到的内容,并能进行必要的计算或决断; 综合应用指能将所学的内容分解并找出它们的相互关系和构成;或能计划、创造、建造或有改变的重构;或能作评论、总结、估计、预测、评估、论证和答辩。

四、教学方式

1.课堂讲授为主,网络多媒体教学、教学网站为辅,注重上机仿真和实践教学。

2.基于工作任务的过程构建课程体系;在理论及实践课程中根据课程特点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方法创新;核心能力课程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3.采用以任务驱动的实践教学模式,以专业岗位能力为培养目标,选择典型工程图工作任务,教学目标定位为阶段性单项能力养成基础之上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教学设计体现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完整清晰的技术路径和教学实施途径。

五、建议教材或参考书

建议教材:

1、《机械制图》,杨惠英,王玉坤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机械制图习题集》,杨惠英,王玉坤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参考书:

1、《机械制图》,焦永和主编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2、《机械制图习题集》,焦永和主编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3、《机械制图》,胡宜鸣,孟淑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机械制图习题集》,胡宜鸣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六、学生成绩评定方法

1.课程评分类型:百分制。

2.结课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3.总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 (包括:每次课后作业20%、大图作业2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

2 课程教学目标评价矩阵

成绩组成

考核/评价环节

分值

考核/评价细则

对应的教学目标

平时成绩

40%

平时作业

20

主要考核学生对每节课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握程度,计算全部作业的平均成绩再按20%计入总成绩。

1234

手工绘图

20

主要考核学生对重要知识点掌握程度以及手工绘图质量,计算全部大图的平均成绩再按20%计入总成绩。

1234

期末考试

60%

期末考试卷面成绩

60

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学时安排,主要考核投影规律、截交线、相贯线、组合体读图、螺纹连接、零件图等内容,以卷面成绩的60%计入课程总成绩。

1234

七、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依据与方法

指标点

评价依据

评价方法

1.2

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课后作业、绘大图成绩)。

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课后作业、绘大图)占40%,总分100分。

 

5.2

大图成绩和课后作业成绩

绘大图占20%、课后作业成绩占20%,总分40分。

 

10.2

大图成绩

大图成绩占20%,为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