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

《体育(四)》(武术)

《体育(四)》(武术)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8G0041

课程名称:

体育(四)(武术)

学分/学时:

1/32

英文名称:

Physical Education (4)

(Martial Arts)

大纲执笔人:

范钦标

大纲审核人:

沈倬

适用专业:

全校各专业

先修课程:

大纲更新时间:

20171

一、教学基本目标

1.使学生基本掌握武术太极拳理论,基本功和基本套路。

2.增强学生各个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提高学生对肌肉的控制能力和必要的弹性。

3.掌握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走向社会成为太极拳传播者。

4.培养勇敢无畏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良好的道德情操。从而激发学生民族自信心和爱国热情。

二、学习收获

1.了解太极拳健身原理,练习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太极功法阴阳哲理。

2.掌握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三十二式太极剑套路。

3.了解太极推手、四十八式太极拳。

三、内容提要与要求

1.武术概论:了解太极拳简史、太极拳特点、太极拳作用。

2.太极桩功:掌握无极桩、浑元桩、开合桩、升降桩、虚步桩。

3.太极八法:掌握(1)前四法;(2)后四法。

4.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掌握(1)起势至手挥琵琶;(2)左右倒卷肱至左右揽雀尾;(3)单鞭至单鞭;(4)高探马至转身左蹬脚;(5)左下势独立至左右穿梭;(6)海底针至收势。

5.太极推手:了解(1)单推手;(2)双推手;(3)四正手。

6.三十二太极剑:掌握(1)预备式至向右平带;(2)向左平带至独立上刺;(3)缩身斜带至左弓步刺;(4)回身斜带至跳步直刺;(5)左虚步撩至右弓步拦;(6)左弓步拦至进步反刺;(7)反身回辟至独立平托;(8)弓步挂劈至进步平刺;(9)丁步回抽至收势。

7.四十八式太极拳:了解(1)起势至双峰耳;(2)左蹬脚至收势。

8.身体素质练习: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练习。

四、建议教学进度

(一)1.恢复体力;2.力量素质;3.耐力素质。

(二)1.介绍三十二式太极剑;2.三十二式太极剑:(1)起势、并步点剑;3.素质练习(耐力)。

(三)1.三十二式太极剑:(2独立反刺、3仆步横扫、4向右平带);2.素质练习(耐力)。

(四)1.三十二式太极剑:(5向左平带、6独立轮辟、7退步回抽、8独立上刺);2.素质练习(耐力)。

(五)1.三十二式太极剑:(9虚步下截、10左弓步刺、11转身斜带、12缩身斜带);2.素质练习(力量)。

(六)1.三十二式太极剑:(13提膝捧剑、14跳步平刺、15左弓步撩、16右弓步撩);2.素质练习(力量)。

(七)1.复习学过的三十二式太极剑:(复习1—16式);2.素质练习(力量)。

(八)1.三十二式太极剑:(17转身回抽、18并步平刺、19左弓步拦、20右弓步拦);2.素质练习(短跑)。

(九)1.三十二式太极:(21.左弓步拦、22进步反刺、23反身回辟、24虚步点剑);2.素质练习(短跑)。

(十)1.三十二式太极剑:(25独立平托、26弓步挂辟、27虚步轮辟、28侧步反击);2.素质练习(力量练习)。

(十一)1.学习三十二式太极剑:(29进步平刺、30丁步回抽、31旋转平抹、32弓步直刺、收势);2.素质练习(力量练习)。

(十二)健康标准测试。

(十三)1.复习三十二式太极剑;2.介绍四十八式太极拳:起势至双峰耳。

(十四)1.复习三十二式太极剑;2.测试三十二式太极剑。

(十五)1.补测健康标准测试;2.补测三十二式太极剑;3.介绍四十八式太极拳:左蹬脚至收势。

(十六)机动

五、教学方式

课内教学为主,课外教学为辅。

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

六、建议教材或参考书

教材:

体育与健康 (作者:沈倬, 华东科技出版社, 2004年,第一版)

参考书:

陈占奎编,48式太极拳,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8

吕韶钧,32式太极剑,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1

七、学生成绩评定方法

一年级(第二学期)评分标准:

第二学期:

1.平时成绩:10%,理论成绩:10%,完整套路:80%

2.最终成绩以五级制记及格不及格

评分标准:

1.姿势舒展,动作准确,手眼配合,协调完整,节奏鲜明(9-10分);

2.姿势舒展,动作准确,熟练完成全套动作(8-9)

3.熟练完成全套动作,动作比较规范(7-8分);

4.完成动作不连贯,动作比较规范(6-7分);

5.基本完成全套动作,动作不规范(6)

6.不能独立完成整套动作(不及格)

二年级评分标准:

1.平时成绩:10%,完整套路:90%

2.最终成绩以五级制记及格不及格

评分标准:

1.姿势舒展,动作准确,手眼配合,协调完整,节奏鲜明(9-10分);

2.姿势舒展,动作准确,熟练完成全套动作(8-9)

3.熟练完成全套动作,动作比较规范(7-8分);

4.完成动作不连贯,动作比较规范(6-7分);

5.基本完成全套动作,动作不规范(6)

6.不能独立完成整套动作(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