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发布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020年研究生招生与调剂信息及奖助优惠政策

发布日期:2020-02-22


一、            招生与调剂信息

1. 学术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招生专业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学    院

003信息工程学院

6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01数学;④805自动控制原理或806电路分析

④中任选一门

专业代码

081100

专业名称

控制科学与工程(全日制)

学位类型

学术学位

学科方向

①复杂过程系统控制理论与应用

②机器人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③仿真建模理论与技术

2. 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招生专业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学    院

003信息工程学院

10

①101政治;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④805自动控制原理或806电路分析

④中任选一门

专业代码

085600

领域名称

材料与化工(全日制)

学位类型

专业学位

学科方向

化工智能装备与系统工程

3.初试参考书目

初试笔试科目

参考书

出版社、出版时间

 

805 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版)

科学出版社,2013.3

胡寿松主编

806 电路分析

《电路》(第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邱关源著

注:实际招生数以教育部文件为准可优先招生的专业: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及其他电气信息类相关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等机械类相关专业;其他相关交叉学科专业等。

3.复试

研究生复试包含专业知识测试综合面试两部分

(1)专业知识测试

主要为专业基础知识测试。

(2)综合面试

每位考生的面试时间不少于20分钟,主要考查考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同时注重考生兴趣、爱好、特长及就业意向等方面的考查。

(具体复试形式和时间请关注网站通知或电话联系老师)

4.联系方式

联系人:江老师  15011232091(微信同号)010-81292147biptcie@163.com

学校主页:http://www.bipt.edu.cn

研究生处首页:http://www.bipt.edu.cn/publish/graduate/

信息工程学院主页:http://www.bipt.edu.cn../../

二、奖学金和助学金等优惠政策

奖助项目设置

1.正常三年学制年限内,每生获得助学金 2.1 万元,覆盖面 100%。

2.正常三年学制年限内,人均获得新生奖学金和学业奖学金 2.4 万元。

3.设有研究生创新能力及科学研究能力的学术成果与学科竞赛优秀奖学金等专项奖学金,最高单项成果1元,按项累加,资助额度不设上限。

4. 设有出国(境)交流学习项目,选拔优秀研究生参加国(境)外短期交流学习项目,研究生申请批准后,每生最高可获30000元资助;资助研究生参加国外高水平学术会议,最高资助20000元/次。同时,择优选拔研究生参加国(境)外交换生项目。

5.设有企业实践奖学金和社会实践奖学金等,覆盖面 30% 以上专业硕士研究生

6.参与导师课题将获得额外助研补助。

7.学校开辟了入学“绿色通道”,设置了研究生“三助”岗位,确保每一位经济困难研究生能够顺利开展学业。

三、毕业生就业去向

近年来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就业单位有:百度,搜狐,新浪华为,烽火科技,中国移动,中国科学院,中国石化,中国船舶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自控总公司,航天五院,航天六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博物馆等企事业单位。无论就业率,还是就业质量都非常好,培养的毕业生具有非常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优良的科研素养,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

、学校基本情况

学校位于京南大兴,是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CDIO工程教育改革试点高校、是CDIO国际合作组织正式成员。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化学工程3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31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等学科门类。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7424人其中硕士研究生427博士研究生6人。现有教职工835人,其中专任教师526人具有高级职称277人,具博士学位26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国家级人才”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市级人选3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人,北京高校长城学者培养计划4人北京市教学名师5人,北京市科技创新团队11个,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

、信息工程学院基本情况

2000年在原自动化系的基础上组建信息工程学院,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等六个专业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1个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校本科生1500余人,硕士研究生60余名。学院实验室总面积约7000m2,实验设备总值约6000万元。

学院现有教职工79名,其中专任教师72名,其中教授10名、副教授29名、具有博士学位35名,硕士生导师23人。学院有“图像认知与智能系统”北京市科技创新团队1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个,百千万人才工程省部级“百人”层次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高创计划1人,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计划3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

学院与美国哥伦布州立大学、法国亚眠电子电器工程师学院(ESIEE)、巴黎电力机械工程师学院(ESME Sudria)、挪威诺维克工学院和休斯顿城市大学等多所国外大学建立合作关系。

六、培养方向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术硕士学位教育紧密结合北京市城市安全及产业转型升级的旺盛需求,围绕安全生产信息化领域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在工控系统安全、设备运行诊断与安全、能源输运安全等技术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建有“工控安全与智能控制”校级重点实验室、“安全生产智能感知与大数据技术”校级重点实验室,具有复杂过程系统控制理论与应用、机器人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仿真建模理论与技术等三个较为稳定的学科研究方向,多项成果应用于国家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示范工程、装备系统故障诊断与安全维护、地质空间系统模拟仿真与可视化等国家及北京市重大项目。近五年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大横向课题等70多项,科研经费到款2200余万元发表高水平科技论文16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70余篇,出版著作和教材共20余部,其中北京市精品教材3部,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多项。获得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一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项科研奖励,同时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多个奖项。为安全生产行业及首都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1、复杂过程系统控制理论与应用

研究成果:近年来,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被SCI、EI及ISTP等收录论文 20余篇,获国家授权专利30余项,其中已获授权发明专利 15项,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

学术组织:工控安全与智能控制校级重点实验室

学术团队:省部级“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科技创新团队。

科研项目:近年来,承担纵横向课题共计1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发改委项目1项,军工项目2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北京市教委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项目3项。

特色研究:在化工、冶金和军工装备等领域开展大系统控制理论与应用、系统优化、智能控制、故障诊断、工业大数据等研究,着重解决复杂过程系统控制、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动态系统智能故障诊断、系统集成等工程和技术问题。研究成果应用于装甲装备动态系统智能故障诊断信息平台、发改委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示范工程、中科院风洞智能控制系统等,取得良好效果。承担总装备部、国家发改委等多项课题,获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等多项荣誉。

G:\工作相关\学科建设\研究生招生\宣传画册\PIC\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技术研究方向\图片3.jpg

气体动力学参数测试与运行姿态分析

G:\工作相关\学科建设\研究生招生\宣传画册\PIC\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技术研究方向\图片4.jpg

中科院力学所风洞系统

G:\工作相关\学科建设\研究生招生\宣传画册\PIC\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技术研究方向\图片5.jpg

航空发动机高温推进气动试验智能控制

 

clip_image002clip_image002

履带装备推进系统实车综合试验平台

04步2ZBD04式履带步兵战车综合传动装置检测系统1

ZBD04式履带步兵战车综合传动装置检测系统

2、机器人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研究成果:近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收录论文 10余篇,获国家授权专利30余项。

学术组织:安全生产智能感知与大数据技术校级重点实验室

学术团队:“水下焊接高端装备与工艺技术研究”北京市属高校创新团队、“危险化学品集中管理体系建设高端人才培养”团队、“电工电子教学”团队。

科研项目:近年来,承担纵横向课题共计20余项,其中国家基金项目2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北京市委组织部高端人才培养计划1项,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市属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1项、北京市教委科技面上项目3项。

特色研究:基于石油石化行业开发生产和加工转化环节的复杂问题,把握控制科学智能化发展方向,开展机器人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的研究,突破自动化装备智能感知、智能决策和智能执行方面的科学和技术难题,连续承担海洋石油工程领域863重大项目、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级课题,在智能化作业机器人的行业应用方面形成优势。典型成果有球罐/管道现场安装焊接机器人、危化品仓储状态监测预警系统等,总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IMG_0903

安全生产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

E:\工作相关\学科建设\研究生招生\2019年招生\提交版本\PIC\机器人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空分控制系统.JPG

工业控制系统

G:\工作相关\学科建设\研究生招生\宣传画册\PIC\城市油气储运设施安全运行监控与应急保障技术 城市危化品仓储运输安全状态监控与应急保障技术\管道内腐蚀检测\速度控制实验装置 (2).JPG

管道腐蚀超声波内检测技术

G:\工作相关\实验室相关建设\0820实验室\安工院宣传画册20161102\PIC\城市油气储运设施安全运行监控与应急保障技术 城市危化品仓储运输安全状态监控与应急保障技术\舆情监测系统软件.jpg

舆情监测系统

3、仿真建模理论与技术

研究成果:近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40余篇,获国家授权专利40余项。项目“煤层底板突水评价的关键技术方法与工程应用”获得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一等奖。

学术组织:“石化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共建)”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学术团队:“图像认知与智能系统”北京市科技创新团队,2013年“北京高等学校继续教育优秀教学团队”

科研项目: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多源数据集成的矿山三维地质模拟理论与应用研究”子课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虚拟地质环境中时空动态模拟研究”、“基于整数混沌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加密技术研究”及其他省部级课题和横向课题多项。

特色研究:密切结合石油石化、地质勘探等行业的需求,融合系统建模仿真、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等理论及相关前沿技术,开展环境建模技术、实体建模技术及仿真方法论的研究,主要包括多媒体、多视图、多分辨率建模方法及动态系统仿真和复杂问题求解等。尤其是在对地质空间系统的时空动态模拟仿真与可视化、多源数据分析等应用研究中取得一定成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

G:\工作相关\学科建设\研究生招生\宣传画册\PIC\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的动态建模技术 三维地质动态建模理论及应用技术\图片1.png

三维地质模拟软件

G:\工作相关\学科建设\研究生招生\宣传画册\PIC\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的动态建模技术 三维地质动态建模理论及应用技术\图片3.png

三维地质模拟软件

E:\工作相关\学科建设\研究生招生\2019年招生\提交版本\PIC\仿真建模理论与技术\5DT手套2.jpg

5DT手套

E:\工作相关\学科建设\研究生招生\2019年招生\提交版本\PIC\仿真建模理论与技术\力反馈器1.jpg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