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培养工作» 培养方案»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版)——化学工程领域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版)——化学工程领域

发布日期:2013-09-03
 
工程领域名称:化学工程    领域代码:085216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的文件精神,同时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开展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审核工作的通知》(学位[2010]20号)、《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硕士、博士专业学位设置与授权审核办法》(学位[2010]49号)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的意见》(2011[13])文件精神,针对化学工程领域综合性、实践性强的特点,结合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发展需要和我校化学工程领域特色,特制定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的培养方案。希望在实施方案的约束、规范和引领下,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行业、企业的紧密结合,推动科研和教学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石油石化等国家能源支柱产业和首都社会经济建设等部门,特别是新兴石化产业基地培养输送技术创新与应用型、复合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
 
一、学科领域简介
化学工程是研究化学工业和其他工业过程中所进行的化学过程与物理过程共同规律与应用技术的工程领域,它以化学及化学工程学科理论为指导,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相结合,涉及产品研制、工艺开发、过程设计、系统模拟、装备强化、操作控制、环境保护、生产管理等内容。化学工程领域含基本无机与有机化工、石油化工与煤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化工、材料化工、冶金化工、环境化工等工业行业。化学工程领域既是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程领域,又与信息、生物、材料、计算机、资源、能源、海洋、航天等高新技术领域相互渗透,推动高新技术的发展。目前化学工程领域正向集约化、连续化、高效化、自动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可以预见,化学工程领域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将为促进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工程学科领域,涵盖了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工业催化、生物化工以及应用化学等二级学科,并以石油化工清洁生产和新领域资源化工为主攻方向。围绕石油化工生产中节能减排、产品绿色化等方面的问题,重点开展过程强化、新催化材料、新产品开发。结合当前新能源资源化工发展需求,以开发绿色化学品为目标,瞄准部分存在健康环保问题的化工产品与助剂,寻找新的原料路线和技术途径,促进相关产品的绿色化。该领域建有恩泽生物质精细化工北京市科技重点实验室和特种弹性体复合材料北京市科技重点实验室,闵恩泽院士为本学科领域终身教授。
化学工程学科领域始终以服务石油石化等国家能源与化工支柱产业的发展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与中石化、中石油以及煤化工等企业单位一直保持着密切的交流合作态势。近五年来,超过80%的科研课题、超过90%的科研经费都来源于石油石化煤化工等国家能源与化工支柱产业。其中,与中国石化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等单位联合申报国家973计划项目子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同时还承担了来自中国石化北京燕山石化分公司、中国石化天津石化分公司、中国石化茂名石化分公司、中国石化石家庄炼化分公司、中国石化九江炼化分公司、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分公司研究院、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中钢集团北京中冶迈克液压有限公司、攀枝花钢铁有限公司、曲靖众一煤化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委托课题50余项。近五年来,化学工程领域年均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及重要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00篇以上,申请发明专利56项,获发明专利授权16项。实现产业化项8项,技术改造项目10余项,新产品新技术中试项目8项。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
化学工程学科领域现有专任教师75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30人、高级实验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者48人。拥有1个北京市化学与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研究所,实验室固定资产7000余万元。该领域与行业企业有坚实的产学研合作基础,建有20多家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本领域拥有一支素质高、能力强、团结协作的师资,还有一支长期与企业合作研究项目,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科研队伍;此外还聘请了一支稳定的具有丰富现场工程实践经验的企业高级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
 
二、培养目标与要求
1.培养目标
化学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本着“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培养具有深厚自然科学基础、丰富人文科学素养和扎实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基础,具有较强的工程开发与设计实践能力、知识更新与自我完善能力、良好沟通与组织管理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毕业生既可从事化学工程与工艺基础理论研究、工程项目的设计、新工艺和新技术开发等化学工程与工艺工程领域的科技工作,也可承担企业管理、生产技术管理及企业市场经营等工作
2.能力与素质要求
1)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和法规意识,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扎实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理论知识和较深的与专业相关的学科知识,具备工程技术创新的相关基本能力。
3)强烈的工程技术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创新研究的能力,并能有效应用于化工生产中的产品开发、工程设计以及工艺技术改造。
4)对项目的组织和实施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和一定的领导意识。
5)开阔的视野、良好的竞争与合作意识。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
化学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3年,原则上最长修业年限(含休学)为5年。实行学分制,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至少应完成总计32学分的学习任务。在修满规定学分的基础上,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后方可毕业。
 
四、主要研究方向
1.清洁石油化工
2.生物质化工与环境友好精细化学品
3.化工过程强化与新工艺
4.石油化工新材料
5.能源清洁利用与转化
 
五、培养方式
1.校企联合,分解段联合培养。依托企业建立培养基地,形成学校-企业人才培养联合体。培养过程包括校内培养、企业实践培养两部分。校内培养阶段主要完成课程学习,企业阶段采取实践-学习研究-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必须累计完成不低于半年的企业实践环节,可采取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学生在校联合人才培养基地期间,需积极结合企业实际,完成反映化学工程领域专业技术特点的实践报告。报告突出化工过程工程、产品工程以及技术研发。
2.研究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在培养过程中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指导,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硕士生在企业期间要与学校和企业导师保持密切联系,定期报告有关专业工作情况及遇到的生产和技术问题。实行由3-5人组成的指导小组负责制,其中1人为组长。导师(组)负责研究生日常管理、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制订和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组织安排开题、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
3.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际工程教育人才标准接轨。鼓励有条件的导师与国外大学和研究机构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所修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其中学位必修课不低于19学分,专业选修课不低于6学分(学生可以根据培养方向和课题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实践环节5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要求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10次以上,本人公开做学术报告1次),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1学分。课程设置见表1
1 化学工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备注
 
 
公共学位课
HS101
自然辩证法
18
1.0
秋季
思想政治教育中心
必修
修够不低于19学分
HS1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实践研究
36
2.0
秋季
思想政治教育中心
必修
EN101
硕士生综合英语
72
3.0
秋季
外语系
必修
MA101
矩阵理论及其应用
40
2.0
秋季
数理系
至少
选修
2
4学分
MA102
数值分析
50
2.5
秋季
数理系
MA103
数学物理方程
50
2.5
秋季
数理系
MA104
应用数理统计
40
2.0
秋季
数理系
专业学位课
ChE101
催化作用原理
32
2.0
秋季
化学工程学院
选修
9学分
ChE102
化学反应工程分析
48
3.0
秋季
化学工程学院
ChE103
化工传递过程原理
48
3.0
秋季
化学工程学院
ChE104
高等化工热力学
32
2.0
春季
化学工程学院
ChE105
高等分离工程
32
2.0
春季
化学工程学院
ChE106
化工过程设计
48
3.0
春季
化学工程学院
ChE107
能源化工与现代炼油技术
32
2.0
秋季
化学工程学院
ChE108
聚合反应原理
32
2.0
秋季
材料系
 
 
 
专业
选修课
ChE201
绿色化学导论
32
2
秋季
化学工程学院
 
选修不低于6学分
ChE202
工业催化剂开发与创新
32
2.0
秋季
化学工程学院
ChE203
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
40
2.5
春季
化学工程学院
ChE204
催化剂研究方法与表征
32
2.0
春季
化学工程学院
ChE205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40
2.5
春季
化学工程学院
ChE206
化工系统工程
40
2.5
春季
化学工程学院
ChE207
高等有机化学
48
3.0
春季
化学工程学院
ChE 208
生物质资源化工
32
2.0
春季
化学工程学院
ChE 209
化工安全与环境保护
16
1.0
春季
化学工程学院
ChE210
化学工程技术进展
16
1.0
春季
化学工程学院
ChE211
高分子功能材料
32
2.0
秋季
材料系
ChE212
聚合物科学与工程进展
32
2.0
春季
材料系
ChE213
多尺度材料设计理论
32
2.0
春季
材料系
ChE214
材料科学与工程前沿
32
2.0
春季
材料系
EM201
工程经济学
32
2.0
春季
经济管理学院
 
EM202
工程项目管理
32
2.0
春季
经济管理学院
必修环节
ChE301
参加学术活动10次以上,本人公开做学术报告1
1.0
化学工程学院
必修
1
ChE302
企业实践(I)(II)
5.0
化学工程学院
必修
5
ChE303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1.0
化学工程学院
必修
1
注:①若学位论文需要,也可选修其他领域开设的相关课程,并按规定取得相应的学分;
②专业英语、开题报告和论文中期报告及其评定成绩应存入学生学习档案;
调整课程须经化学工程领域学位分委员会审批并在学校研究工作管理办公室备案。
七、实践环节
实践教学是培养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重要环节和教育质量的保证。应结合科研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建立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联合培养基地。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实践环节时间原则上不少于半年。
八、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研究生在校企导师的指导下,在第二学期内确定学位论文课题方向。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设计项目或技术改造项目,可以是技术攻关研究专题,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设计与开发,论文选题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论文开题。专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一般在第三学期完成(11月左右)。研究生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文献资料应在6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资料一般应在20篇以上)的基础上作公开的选题报告,确定论文课题。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需经所在工程领域的领导小组和“双导师”审核通过。论文工作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3.中期考核。每年的5月初,对所有进入学位论文工作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进展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研究生导师“指导小组”负责对研究生的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存在的问题、与预期目标的差距等进行检查考核,切实解决研究生论文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对综合能力较差、论文工作进展缓慢、投入时间和精力不足的研究生提出警告或按学籍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4.论文撰写。论文的撰写应符合科技文献的编写规范,观点正确,条理清晰,论据可靠,论证充分,推理严谨,逻辑性强,文字通顺。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外文摘要等的编写合乎要求。
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中英文摘要、选题依据、国内外研究概论、理论分析、实证分析、研究或设计结果、参考文献等。专业学位论文撰写格式参照《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试行)》。
5.知识产权。毕业论文的工作内容、所取得成果的知识产权属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与外单位联合培养研究生或联合开展毕业论文的,根据合作合同判定知识产权归属。
6.学术成果。在研究工作基础上,鼓励发表与论文工作相关的学术论文。
九、论文评审与答辩
1.论文的评审应着重审核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核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注重考查其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审核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审核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2.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全部学分,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3.论文除经导师写出详细的评阅意见外,还应有2位本领域或相近领域的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应由3-5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学校、企业导师均需参加答辩委员会,导师以外的答辩委员会委员不得少于3人。
4.论文答辩工作一般在第六学期的5月份进行。答辩委员会主席负责主持答辩会,论文答辩会应由答辩秘书负责记录。答辩委员会应根据硕士专业学位的标准,对答辩者的论文水平和论文质量、答辩情况等进行认真讨论、表决,作出是否同意通过论文答辩的表决。决议采取不记名投票方式,获全体答辩委员会三分之二以上同意票数者方可通过。决议经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后,报送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十、毕业及学位授予
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并获得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毕业证书;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可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并获得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十一、论文评审参考标准
2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质量评审表(研究论文类)
评审项目
权重
评审依据
1
选题
10%
解决工程问题,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和应用价值
2
文献综述
10%
对国内外文献的搜集、分析与综述水平
3
技术难度与工作量
20%
一定的技术难度,论文实际工作量不低于1
4
技术先进性
15%
新方法、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和开发应用。
5
理论水平
15%
理论推导、分析的严密性和完整性。综合应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6
成果评价
15%
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论文成果的学术价值。
7
创新性
5%
创新性成果或独立见解
8
论文写作
10%
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格式规范。
 
 
3 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质量评审表(工程设计类)
评审项目
权重
评审依据
1
选题
10%
解决工程问题,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和应用价值
2
文献综述
10%
对国内外文献的搜集、分析与综述水平
3
技术难度与工作量
20%
一定的技术难度,论文实际工作量不低于1
4
设计内容与方法
20%
设计方案合理、技术路线可行、设计方法体现了一定的先进性,图表符合工程实际。
5
知识水平
20%
综合应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6
成果评价
10%
新颖性、先进性、实用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7
论文写作
10%
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格式规范。



附件: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企业学习培养方案
工程领域名称:化学工程    领域代码:430117
 
一、培养目的和任务
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实践培养两个阶段。企业实践培养环节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必修环节。企业学习培养环节的主要目的是:
1全面了解现代大型化工企业的产、供、销的运作程序和企业人力资源、生产技术、财务、企业规划与发展等主要部门的基本管理方法,获取现代大型矿物加工企业的综合管理基本知识。
2了解并掌握所在企业主体产品的生产流程和关键技术,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结合生产现场调研和在岗实践对企业生产技术特点进行深度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技术改造建议和思路,通过对技改项目的实施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论证。
3在企业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毕业后快速融入企业、加速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方式
通过在具体的生产岗位轮岗和企业主要管理岗位见习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企业学习培养采取以企业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为主、学校指导教师为辅的校企联合指导的方式,学生在校企导师的联合指导下,通过在企业参加实践活动获得在实践中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发现并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结合实践活动和企业的实际需要,在“双导师”指导下,在企业完成论文选题和论文研究工作。
三、内容与要求
企业实践分为企业实践()和企业实践()2个企业学习培养阶段,学生必须完成企业实践环节并获得规定的学分。
1. 企业实践(
企业实践(Ⅰ)主要集中安排企业实践活动。在次期间,结合企业实际和个人培养计划,在“双导师”指导下选学专业选修课程,选修课程的学习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导学为辅;聘请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开展围绕大化工大炼油产品工程和过程工程案例教学、开展化工过程设计、化工模拟、过程优化等工程应用案例教学。
实践活动内容包括:①结合企业原料路线、技术路线、生产流程、操作控制流程、质量管理以及生产运行调度等,学习先进生产技术;②针对企业生产操作和关键技术,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理论分析;③在参与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学习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与创新模式;④结合企业实际,熟悉化工技术、产品、安全环保等标准或规范;⑤通过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与改造、技术管理以及生产活动,学习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培养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⑥结合企业实际问题和需求,在“双导师”指导下,通过观察与实践,针对生产工艺流程中存在的不足、或以挖掘工艺技术条件优化潜力为目标,凝炼出需要解决以促进生产的工程技术问题,撰写工程实践技术总结报告;
以燕山石化基地为例,企业实践()各环节具体安排见表1
1 企业实践()具体安排(以燕山石化基地为例)
实践地点
实践内容
实践时间
燕山石化教育培训中心
企业发展历史与规划、企业行政结构与管理流程、企业生产概况与生产调度管理、企业技术改造与技术开发管理流程等。
1
燕山石化炼油厂、化工厂等,设置若干专业技术实践岗位(在不同厂、车间进行轮岗)
学习原料产品路线、技术路线、生产流程、操作控制流程、质量管理以及生产运行调度;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与改造、技术管理以及生产活动,学习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培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素养。
结合工业生产工艺与设备,开展石化产业与工程应用技术案例教学。包括:开展大化工大炼油产品工程和过程工程案例教学,包括乙烯工程、炼油工程、新材料化学工程以及精细化工。
6
燕山石化研究设计部门
学习企业工程技术研发、项目设计与组织实施。
结合工业生产工艺与设备,开展石化产业与工程应用技术案例教学。包括:开展化工过程设计、化工模拟、过程优化等工程应用案例教学
3
企业基地
结合企业实践积累,完成工程实践技术总结报告
2
要求:开展团队学习与研讨、案例分析与现场模拟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际问题的
意识和能力。
考核:提交工程实践技术总结报告,并通过集中考核答辩。报告内容包括工厂工程概、
原料与产品、生产工艺与关键技术、存在问题与技术发展等内容。
2.企业实践()
企业实践(Ⅱ)以分散企业实践为主,实践活动具体内容与论文选题等工作相结合,可以在不同的企业及设计等部门完成。结合论文选题选学相关专业选修课程,完成选题论证、论文开题及学位论文工作。
结合企业实际问题和需求,在“双导师”指导下,提出论文选题并进行论证,完成开题报告。题目源于企业工程实际问题,侧重于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和工程应用。
论文选题内容包括:企业的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推广与应用;工艺模拟与过程优化;化工新工艺、新过程、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化工工程设计与实施;化工技术与产品的产业化应用。
学位论文在企业完成。学位论文必须由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本人结合工作实际独立完成。自选题报告通过后,从事学位论文实际工作时间不少于一年。学位论文内容必须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能反映研究生的知识面和一定的科研工作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企业实践(Ⅱ)各环节建议安排见表2
2 企业实践()具体安排
培养环节
实践内容
实践内容
学术活动
熟悉所在车间的详细工艺流程和技术特点。
课程学习
查阅文献
车间整体调研、通过轮岗操作熟悉生产流程。
参加企业现场调研,提出论文选题并进行论证。
课程学习
查阅文献
提出工程技改项目建议书,结合现场调研和文献资料修正建议书;提出论文选题并进行论证。
参加企业现场调研,参与可行性报告论证工作,完成开题报告。
课程学习
查阅文献
学术研讨
作为成员参与完成项目可行性论证(或工程技术改造)报告,包括项目摘要、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项目要达到的目标及考核指标、项目的关键技术、主要研究内容、拟采取的技术工艺路线、实施方案、具体的仪器设备和测试仪器及进度节点、计划进度、现有条件与工作基础等;完成开题报告。
参加企业现场调研、市场调研、参与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课程学习
查阅文献
学术研讨
作为成员参与项目实验研究(或工程技术改造)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原材料、实验仪器设备、检测手段、方法及地点、辅助人员或者是技改图纸、技改设备选型及材料采购、技改人员安排等。
完成文献综述。
参加企业现场调研,参与项目研究工作或工程技术改造工作。
课程学习
查阅文献
学术研讨
中期汇报
开展实验研究或工程技术改造工作,包括:实验室研究、工程化试验及考核方式、工业运行数据记录与分析,工程化试验初步结论等。
参加企业现场调研,参与项目研究工作或工程技术改造。
查阅文献
学术研讨
进一步完善试验,并完成工程化试验数据整理。
参加企业现场调研,参与项目研究工作或工程技术改造,撰写论文。
讲座报告
查阅文献
学术研讨
完成工程化试验研究报告或工程化技术改造报告,并按学校的学位论文要求撰写学位论文。
了解企业管理制,度;撰写论文
讲座或报告
了解企业人事制度、人才招聘和录用标准及人才培训;了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与环境保护措施;了解企业产品质量控制手段、质量检测手段和标准;了解企业原料采购制度、产品营销策略,销售人才的选择标准,客户寻求方式,客服中心的运营模式等。
四、考核方式
企业实践成绩主要由企业导师、企业教师及企业相关技术人员组成的考核小组给出,企业实践成绩等级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完成企业实践学习任务,并通过论文答辩获得企业实践规定的5学分,
企业实践()成绩由以下三部分构成(3学分):1.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占50%),包括工作表现、工作能力、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2. 工程技术实践总结报告质量(占30%3. 答辩成绩(占20%
企业实践()成绩由以下两部分构成(2学分):1.对学生的工作表现、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论文质量(占60%);2. 学生的论文答辩成绩(占20%,答辩委员会由校企联合组成)。
学生在企业学习培养阶段选学的各门课程,根据“培养方案”有关规定计入相应学分;如确需选学“培养方案”未涉及的课程,由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确认并向化学工程领域学位分委员会申请,以获得相应课程学分或准予替代其它课程学分并计入学生成绩档案。
五、其它
学生在企业期间以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为执行依据,未涉及的部分以校企指导教师制定的要求为准。